南宫28

南宫28
News

业态研究

Industry News

趣商业 | 奢侈品市场遇冷、折扣频现,中产阶层购买力真的遭遇挑战了吗?

27
2024-09
 
 
近期,“高端奢侈品消费降温”的议题在市场中引起了广泛热议。武汉的三座标志性高端购物中心——武商MALL、武汉SKP与武汉恒隆广场,采取了前所未有的补贴策略,试图通过“价格战”吸引顾客,其中甚至涵盖了顶级奢侈品牌LV,这被视作是国内奢侈品领域的一次罕见“价格松动”。尽管LV随后紧急叫停了这一行为,但此举已在市场中激起了涟漪,让人不禁揣测这是否预示着奢侈品市场趋势的某种转变。
 
与此同时,恒隆与太古等港资背景的高端商业地产业绩报告也相继出炉,2024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这些商场的销售额与租金收入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恒隆更是直接指出,奢侈品消费市场在该时段内持续展现出疲态,进一步印证了市场冷却的观点。
 
放眼国际,LVMH集团与开云集团等奢侈品行业的领头羊公布的同期财报也显示,在中国所在的亚太区域,其营收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出现了下滑趋势。这一系列迹象交织在一起,共同指向了一个事实:奢侈品消费在中国市场正遭遇寒流。
 
对于像恒隆、太古这样以高端奢侈品销售为主要支撑的商场而言,这一市场变化无疑将对其经营造成显著影响。销售额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商场的盈利能力,而租金收入的下滑则可能进一步削弱商场对奢侈品牌的吸引力,形成连锁反应。因此,如何适应这一市场变化,调整经营策略,成为了这些高端商场亟需解决的问题。
 
恒隆:高端商场同比下跌4%
次高端商场均上涨
 
恒隆集团最新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展现了一幅复杂的市场图景。一方面,集团总收入实现了稳健增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5%,达到63.79亿港元,这一数字彰显了恒隆在复杂经济环境下的整体运营实力。然而,另一方面,整体租赁收入却出现了7%的下滑,降至51.51亿港元,为集团业绩蒙上了一层阴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恒隆集团在内地的市场表现尤为严峻。内地整体租赁收入同比下滑了4%,而租户销售额更是大幅下滑了13%,这些数据清晰地反映了内地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疲软态势。具体到零售物业方面,恒隆在内地的商场组合收入也在2024上半年遭遇了3%的下滑,进一步凸显了内地市场面临的挑战。这一趋势不仅影响了恒隆的短期业绩,也可能对其长期战略布局和市场信心产生深远影响。
 
 
在恒隆集团的业务版图中,高端商场领域遭受了显著的冲击,其收入跌幅达到了4%,反映出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持续低迷。恒隆方面对此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奢侈品消费市场并未展现出预期的回暖迹象,相反,高端商场的销售额与租金收入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
 
尽管面临市场挑战,恒隆集团旗下的综合性全品类商场却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其表现相对稳定。这一对比鲜明地揭示了不同商场类型在市场中的适应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作为恒隆集团的明星项目,上海恒隆广场一直以来都是业绩的支柱。然而,即便是这样一座被誉为“最赚钱”的商场,也未能幸免于市场的波动。截至6月底,尽管商场实现了100%的出租率,但其收入和租户销售额仍分别出现了8%和23%的同比下滑。恒隆方面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尽管高端顾客群体仍对商场内的限量及奢侈商品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与追捧,但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消费力稍弱的顾客群体在奢侈品消费上表现得更为谨慎,并倾向于在出境旅游时寻找更为优惠的购买机会,这一行为转变对高端商场的业绩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在恒隆集团的高端商场中,大连恒隆广场脱颖而出,实现业绩增长,得益于其成功转型为地区高端零售地标并吸引高端品牌入驻。相比之下,上海港汇恒隆、沈阳市府恒隆、昆明恒隆及武汉恒隆等四大商场均面临收入和租户销售下滑的挑战,而无锡恒隆则保持业绩平稳。
 
 
在奢侈品消费市场整体走弱的背景下,恒隆集团展现出其策略调整与市场适应的灵活性。与高端商场的业绩波动形成鲜明对比,沈阳皇城、济南和天津的次高端恒隆广场却实现了增长,这一趋势进一步凸显了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的重要性。
 
面对大环境的挑战,恒隆集团行政总裁卢韦柏强调,高端定位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恒隆将秉持审时度势的原则,灵活应对市场逆境,同时坚守纪律,确保核心竞争力的稳固。
 
为巩固并提升高端商场的市场地位,恒隆计划长期致力于优化客户体验。具体措施包括在上海恒隆、武汉恒隆等商场开设会员专属贵宾室,以更加尊贵、个性化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此外,昆明恒隆也将在年底前加入这一行列,进一步提升其高端服务水平。
 
对于次高端商场,恒隆则采取了优化租户组合的策略,旨在提升商场的出租率和客流量,实现业绩的稳步增长。这一系列举措表明,尽管短期内高端商场面临业绩压力,但恒隆对未来市场依然充满信心,并坚信通过策略调整与持续优化,能够实现长期的良性发展。
 
太古:内地5座商场销售下滑
却继续加码投资
 
太古地产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财务报告显示,其总收入稳定在72.79亿港元,与去年同期保持一致。在零售物业方面,公司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租金收入达到了36.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9%,体现了公司在零售领域的稳健运营与良好市场表现。
 
针对中国内地市场,太古地产的零售物业在上半年表现出一定的分化趋势。尽管整体零售销售额实现了4%的同比增长,但具体到各个商场项目时,可以发现高端商场与综合类商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高端商场普遍面临销售下滑的挑战,而综合类商场则相对保持了稳定。
 
具体数据上,太古地产在内地的六大主要商场中,上海前滩太古里表现平稳,零售销售额与去年同期持平。然而,其他五大高端商场,包括北京三里屯太古里、成都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和上海兴业太古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售下滑。其中,成都太古里、广州太古汇和上海兴业太古汇的跌幅尤为显著,分别达到17%、9%和20%,显示出高端零售市场面临的较大压力。
 
 
三里屯太古里与北京颐堤港两大中高端商场面对市场波动,虽见小幅下滑但整体稳定。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里屯太古里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据《联商网》报道,其将在原瑜舍酒店对面引入两栋独栋建筑,分别承载着LV与Dior两大顶级奢侈品牌的显著标识,预示着高端商业布局的进一步升级。
 
 
在租金收入层面,广州太古汇、北京颐堤港及上海兴业太古汇这三大商场在上半年遭遇了挑战,其租金收入分别出现了8%、3%及24%的同比下滑,而其余商场则实现了正增长。这一趋势与恒隆集团的财报相呼应,共同揭示了今年上半年国内奢侈品消费市场的疲软态势。
 
然而,对于太古地产而言,内地市场依然是其战略投资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早在2022年初,太古地产便已明确其未来十年的宏伟蓝图,计划投资高达1000亿港元于香港、中国内地及东南亚的核心市场。其中,30%的资金将用于香港太古坊和太古广场两大旗舰项目的扩建,以巩固其在香港市场的领先地位;而高达50%的资金则将倾注于内地市场,继续深化太古里和太古汇两大标志性商业项目的布局,展现了对内地市场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剩余的20%资金则用于探索香港及东南亚住宅市场的潜力,以多元化其投资组合。
 
 
截至2024年8月2日的最新财报显示,太古地产原先规划的1000亿港币投资计划中,已有650亿港币成功落地实施,其中对内地市场的投资占据了显著比例,达到了约440亿港币。在过去两年内,太古地产加速了在内地市场的布局,成功在西安、三亚、广州和上海四大城市推进了五个零售综合发展项目,彰显了其深耕内地市场的决心与行动力。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备受期待的广州聚龙湾太古项目在本次半年报中终于迎来了明确的开业时间表。据报告披露,该项目正处于地库工程的紧锣密鼓建设中,并规划为两个建设阶段,分别定于2025年和2027年完成。从2025年底开始,聚龙湾太古项目将分阶段对外开放,初期将通过举办展览、快闪店等活动预热市场,为项目的第一阶段竣工奠定坚实基础。而整个项目预计将在2027年上半年全面落成,届时将为广州乃至华南地区带来全新的高端零售与休闲体验。
 
▲广州聚龙湾太古项目
 
太古地产持续在内地市场寻找具有潜力的城市,以进一步拓展其业务布局,展现了对内地市场深度挖掘与长期投资的战略眼光。
 
高端消费疲软态势延续
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未来如何?
 
高端商场的奢侈品销售业绩下滑,实则成为了今年上半年奢侈品消费市场疲软态势的一个缩影。各大奢侈品集团的业绩数据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
 
爱马仕作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其报告明确指出了中国市场的疲软现象。相较于一季度强劲的14%增速,今年上半年亚太市场(含中国)的增速显著放缓至5.5%,市场份额也相应地从49%滑落至47%。
 
同样,LVMH集团也未能幸免于难,其上半年营收与净利润均出现了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和14%,这是该集团近六年来首次在上半年遭遇业绩滑铁卢。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仍保持着增长态势,但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所在的区域,却遭遇了双位数的销售额下跌,导致该区域在全球销售额中的占比从去年的34%下降至30%。
 
开云集团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上半年收入与营业利润分别同比下滑11%和42%。在亚太市场中,除日本外的地区跌幅最为显著,达到了22%,成为全球范围内跌幅最大的市场。
 
 
联商网的资深分析师厉玲预测,未来两年内,消费市场的焦点将更多地集中在中端领域,中产阶级向高端消费升级的步伐将显著放缓,甚至部分高端消费者可能转向中端消费。她指出,虽然高端市场的消费者数量增长预期有限,但消费金额的大幅度减少也不太可能。这背后有多重因素支撑:首先,高端消费群体中始终存在对奢侈品有稳定需求的群体,对他们而言,价格并非首要考虑因素;其次,奢侈品品牌如LV频繁提价,今年7月更是宣布了5%至7%的全线涨价,这已是近三年来的第十多次调价,进一步证明了高端市场的价格弹性;再者,全球消费趋势的转移也影响着中国市场,如中国消费者海外购物的选择增多,可能导致内地市场短期内的波动。
 
厉玲进一步分析称,当前中国市场呈现M型消费结构,且尚未达到顶点,意味着中产阶层可能继续面临调整,而高端与低端市场的增长潜力依然存在,只是增长比例或将有所变化。因此,她对未来两年中国高端消费品市场的份额保持乐观态度。
 
与此同时,行业报告也揭示了奢侈品消费的新趋势。《2023中国奢侈品报告》指出,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消费上更加注重品牌、产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价比,而非单纯追求品牌知名度。这一变化与爱马仕执行董事长Axel Dumas的观察相呼应,他提到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欲望在减弱,储蓄意愿增强,同时更加追求产品质量而非品牌标签,这标志着中国奢侈品市场正逐步走向成熟与理性。
 
结语
 
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与民众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共同孕育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他们手握可观的社会财富,成为驱动奢侈品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力量。这一群体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精致与丰富,也渴望通过奢侈品来彰显身份与实现精神层面的满足。
 
然而,时至今日,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中国消费者似乎正步入一个消费观念转型的新阶段。中产阶级群体开始反思并调整其消费习惯,从过去对奢侈品的盲目追捧,逐渐转向更为理性与审慎的态度。这一变化不仅是对个人财务规划的深思熟虑,也是消费价值观深刻重塑的体现。
 
面对这一趋势,国际奢侈品牌需敏锐捕捉市场风向,紧跟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步伐。它们需要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产品策略与营销策略,以更加贴近目标消费群体的实际需求与心理预期。唯有如此,方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未雨绸缪,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与机遇。
 
转自|和桥机构
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合作与支持
  • 上一篇:趣商业 | 真的赚钱?据说消费降级下的「商业+文旅」模式“赚”麻了!这几大场景值得研究下!
  • 下一篇:没有了